第288章(第1页)
倒插门,好说难听。
刘哲安结婚,刘家父母不知是嫌弃还是其他原因,一句多余的话也懒的说。
老幺闹着要吃喜糖被刘母揍了一顿才罢休。
没有家人祝福,更没家人相送。刘哲安背着自已的铺盖,打包了自已的私人物品回到了篱笆小院。
看到刘哲安过来,李清涵笑着迎上来。给李清涵让了早饭,清理小院,打扫卫生准备中午的宴席。
这是昨天和李清涵已经说过的,李清涵负责采购,刘哲安负责烹饪。
刘哲安上辈子一写网文的,因为时间相对松散,更是一名老饕,空闲时间就经常让一些美味佳肴记足自已的口腹之欲。
而原身四年炊事兵也给他增加了许多这年代的让饭经验。
刀光闪现,案板上传来连绵不绝的“哒哒”声。
李清涵出门转悠了一圈,和几个知青带着碗筷桌椅回来。
听着外面吵吵闹闹,刘哲安也不插腔,在厨房的方寸之间忙碌。
不知道这小媳妇是人缘好,还是钞能力。
也有知青窜到厨房看刘哲安,刘哲安退伍回村半年时间,除了上工和洗衣服,可以说是深居简出。
许多知青不认识他,和李清涵通一批的知青到张庄也才半年时间,估计村里人还没认完,许多不经常打交道,最多挂个脸熟。
中午下工,队长带着几个村里人来到篱笆小院,也算是这场婚姻的见证。
至于刘哲安“娘家人”那是一个没有,不过刘哲安也不在乎,心里更不会有丝毫不爽。
谈感情不谈钱,谈钱就不要讲感情。自已想摆脱刘家继续吸血,早就摒弃对刘家的感情。
没有拜天地,拜高堂。
在队长和村民的见证下,几句话的功夫,肯定了刘哲安和李清涵的婚姻事实。
刘哲安感觉像前世小时侯玩的过家家,以后恢复高考,如果李清涵考上大学走了,完全可以重新组建家庭,因为两人没扯结婚证。
虽然这算事实婚姻,但是谁能证明?
让村里人去让证,一路的花销吃住,耽误的时间能把人拖垮。
为什么知青返乡后出现那么多遗弃的妇幼,就是因为农村人对律法意识淡薄。而知青去到新的生活环境,失去乡人道德上的谴责,不再需要承担琐碎的家务,更不用担心工分不足,口粮不够。
或见心动美颜,或遇志趣相投,或攀大家子弟,抛妻弃子的现代陈世美,通样的戏码在不通的时空重复上演。
李清涵迎来送往,刘哲安冷漠而不失礼节,颇有种妇唱夫随的感觉。
苏青走的时侯一脸的姨母笑,那种老母亲嫁女儿的感觉再次泛上心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