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夏云荷江辰曹凡小说笔趣阁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3章(第3页)

李翰林说:“这也是市场规律,一旦成了气候,有条件了,就各显神通,政府的职能就逐渐谈化了。”

他们去工业园区。

那工业园区就在路边,但不是通往本县的路边,而是建在通往另一个县的路边。李翰林觉得这位置选得合理。因为从这里到另一县的城区只有几十公里,比县城近约一半的路程。

这里和蔬菜基地比,就显得冷清许多,只有两台推土机在工作,几乎不见人影。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已初显规模,百多亩的平地插满彩旗,还有两幅大型的招商广告画。

李翰林说:“到底是县委大机关出来的,这势造得很像那么回事。”

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:“现在担心的是,能不能招来商还成问题呢?”

李翰林问:“还没有洽谈对象吗?”

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:“有倒是有,来过好几拨人,看了吃了喝了,就是没见签合同。”

李翰林想找开发商老板说说话,但那老板不在。管工地的人说:“老板很少到这边来。多在城里。”

李翰林问:“老板在城里做什么生意?”

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:“是搞房地产的,也不是什么大老板。”

李翰林问:“他怎么跑到这来搞这工程?”

管工地的说:“老板说,是被洪麻子骗来的,很义气,就是来帮洪麻子一把,没想到他命如此短,却突然死了,把我们留在这儿怎么办?可把我们给害苦了。”

李翰林问:“这些地原来都是耕地吗?”

管工地的说:“大都是山坡地,这几个丘陵,都是赵登泥土的,铲平了,有两三千亩。”

回来之后,李翰林问小赵:“印象如何?”

小赵说:“反差太大,蔬菜基地那边人气旺,一片热闹景象,很迷惑人。”

李翰林说:“听你话里的意思,你还是看好工业园区?”

小赵说:“这是必然的,别看现在冷清,但他的潜力是无穷的,一旦引来一两家企业,就会爆发,就会带出一大片。万事开头难。”

李翰林点头称是,觉得小赵说得有道理,就表扬他看问题能够看到实质了,进步多了。

接着,又陆续与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个别谈话,大家的态度大致分三类,一类是支持镇委王书记的,认为发展农业,才适合淮土镇的实际,一类是支持代镇长陈宏的,人不多,但都年青,血气方刚,认为走工业化道路,淮土镇才能快速发展。还有一类,持中立,哪边都不想得罪,只说安排干啥就干啥。这类人,小赵最看不惯,说他们没思想,属癞蛤蟆的,踢一脚动一动。

大家对镇委王书记和代镇长陈宏的看法也各持己见,有认为这下好了,洪麻子死了,淮土镇有希望了,镇委王书记稳重能干大事了。也有认为镇委王书记保守固步自封,有认为代镇长陈宏年青还不定性不踏实。有认为这个人和洪麻子都是一样,想法多冲劲足。

最后,李翰林觉得自己是来这里协调事儿的,帮扶工作的,怎么也要整出点名堂,毕竟自己是带着市委的嘱托而来,原来的两大阵营,现在随着镇长洪麻子的暴亡,而发生了变化,变成了只剩下镇委王书记这一大阵营了。

但是,虽说是变了,但问题的实质还没有彻底改变,那些原先支持洪麻子的一派,现在转变成,立刻支持代镇长陈宏了。

人就是这样,很势力,也很现实,这里的每个人,都为各自的前途做好了打算,支持洪麻子的人,不可能转变过来立刻去支持王书记,就只好支持新的镇长。这样以来,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。

作为代镇长陈宏呢,也需要自己有一部分人支持他,因为自己头上的代字,还“没”去掉,还需要这些人的投票,所以大家怎么想的,各自都是心知肚明,心照不宣。

李翰林觉得很有必要跟政委王书记和代镇长陈宏谈谈,交流一下思想,目的就是希望两位能够集中精力,统一思想,把想法统一到一个认识上来,再也不能出现以前另大阵营的对垒局面了。

时间也定好了,为了能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,一个定在上午,一个定在下午。

李翰林本来是想先和代镇长陈宏谈完再和镇委王书记谈,党政办也通知了,但是,镇委王晓昌书记提出先谈,说下午要回城里办事。于是,又便改了两人的排序。